六、丘处机的意义

成吉思汗见到丘处机时,老先生七十五岁了。(丘处机生于公元1148年,1222年见到成吉思汗,虚龄七十五。)

丘处机是道教全真派的领袖。这个道派是女真人统治下中国北方汉族知识分子创立的,创始人王重阳。王重阳七个弟子中,丘处机年龄最小,这会儿成为了老大。大金迁都开封那年,山东发生动乱,朝廷无法平定,只好请出丘处机进行安抚。结果丘处机一到,起义军就全部拜倒在地。

如此号召力,令人瞠目。

因此,成吉思汗在1219年出兵讨伐花剌子模时,就派出使者去见丘处机。在一封显然是汉人起草的书信中,大汗表达了自己真诚的仰慕之情,还特别提到周文王与姜太公的渭水同车,刘玄德对诸葛亮的茅庐三顾。最后大汗说:朕军务在身有失远迎,不知先生能不能暂屈仙步前来见朕?

很清楚,大汗的动机首先是政治需求。

书信送到莱州(今属山东烟台)已是年底,南宋和大金也都在请丘处机出山。但是,多次谢绝了宋和金的这位道长没有片刻犹豫就答应了成吉思汗,并且立即启程。(成吉思汗的使者到达莱州是1219年底,丘处机离开莱州是在次年正月。以上均据卿希泰和唐大潮《道教史》,同时请参看《中国大百科全书(第一版)·宗教卷》、任继愈主编《宗教词典》。)

这一走就是两年。

时间长的原因是绕道,绕道的原因是战争。古丝绸之路已经被隔断,丘处机只好先北上再西行,沿大兴安岭西进入今天的内蒙古,横穿蒙古高原前往伊朗东部地区,最后于元太祖十七年(1222)四月五日在阿姆河南岸见到大汗。

大汗热情周到地款待了丘处机。他说:道长不去开封也不去杭州,却不远万里到这里来,朕真是非常高兴。

丘处机说:这是天意。

大汗没有去纠结汉族人的皇天上帝与蒙古人的永恒蓝天有什么区别。在他看来,全真派的道长首先是中原地区法力无边的大萨满。因此他问:有长生不老之药吗?

丘处机说:没有。

大汗有些失望。但他喜欢真诚坦率的人,对自己生命的长短也很在意,于是又问:有养生之道吗?

丘处机说:有。

大汗问:是什么?

丘处机说:清心寡欲。

大汗说:没有药方啊?

丘处机说:没有。

大汗问:为什么没有?

丘处机说:因为贫道不是小医生,是大医生。

大汗问:大医生是干什么的?

丘处机说:小医医病,大医医国。

大汗问:那你有治国之策吗?

丘处机说:有。

大汗问:是什么?

丘处机说:敬天爱民。

大汗说:朕居漠北荒凉之地,敬奉永恒的蓝天,克勤克俭,衣牧民之所衣,食牧民之所食,视黎民如幼子,视将士如手足,身经百战而无不身先士卒,岂非敬天爱民?

丘处机说:不够。

大汗问:还要怎样?

丘处机说:不嗜杀。

大汗说:呵呵,打仗哪有不杀人的。

丘处机说:天道好生而恶杀,轩辕黄帝就是因为不嗜杀才万寿无疆的。所以陛下要修行,必须牢记八个字。

大汗问:哪八个字?

丘处机说:外修阴德,内固精神。

大汗说:道长真是神仙!

丘处机说:陛下才是天人。(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对话当时并无记录,本段根据《元史·丘处机传》、格鲁塞《成吉思汗传》、卿希泰和唐大潮《道教史》所引各史料综合写成,其间为上下文通畅略有想象。)

成吉思汗非常高兴,以最高礼遇对待神仙道长。更为难得的是,这位蛮横的射雕英雄表现得极为宽容。丘处机出于宗教原因,谢绝宴会上敬来的马奶酒,大汗就换成葡萄汁和西瓜汁;丘处机不忍心看见阿富汗地区血流成河,大汗就让他离开实为屠场的战场,到撒马尔罕修身养性。据说,道长在那里与穆斯林学者过从甚密,交谈甚欢,受益甚多。(见格鲁塞《成吉思汗传》。)九九藏书网

李志常著。该书是元代中国道教全真派道士李志常撰写的一部游记,分为上下两卷。主要记述了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邀远赴中亚途中的见闻,是研究13世纪蒙古历史、中亚历史和中国道教历史的重要典籍。图据《宛委别藏》清代嘉庆本。

这是一段奇缘。

丘处机当然最后还是回到了中原,但他和成吉思汗不到一年的相处却影响深远。没有证据表明,是仙风道骨的全真教主改变了龙骧虎步的蒙古大汗,然而此时的铁血魔王却无疑周身流露出高贵的气质。我们甚至很难设想,当成吉思汗专注地倾听丘处机讲述玄妙的哲学,并命令身边人记录在案以便今后阅览时,会是什么样的情景。要知道此君可是目不识丁,就连蒙古文都不认识,更不用说汉字了。(据格鲁塞《成吉思汗传》,丘处机于1222年5月15日见到成吉思汗,1223年4月8日辞别后者返回中原。又据陈垣《道家金石略》所载《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》称,成吉思汗在听讲时曾令左右书之策,还说:朕当亲览,终当行之。)

奇怪吗?不奇怪。

实际上,人性是很复杂的,从来就有两面性。攻打花剌子模某城市时,大汗非常疼爱的一个孙子不幸阵亡。老爷子下令对那孩子的父亲察合台封锁消息,却在跟三个儿子一起吃饭时发起脾气来,大骂他们不遵父命,不听指挥。

察合台吓坏了,跪下来发誓不敢违背父汗命令。

老爷子问:这话当真?

察合台说:倘若食言,情愿领死!

老爷子说:那我告诉你,你儿子死了,不准哭!

察合台闻言如五雷轰顶。他强忍泪水吃完饭,然后走出大营冲到荒郊野外号啕大哭,五脏六腑都快吐出来了。

这件事对成吉思汗肯定有影响。据说,当时他亲自参加了为孙子复仇的战斗,连头盔都不肯戴。他还下令城破之时大开杀戒,所有活物无论人畜都要斩尽杀绝,而且从今往后任何人都不得在这“该死的城市”居住。(以上见格鲁塞《成吉思汗传》。)

我们不知道,狂怒之后成吉思汗有没有想过,夺去他孙子生命的究竟是那该死的城市,还是九九藏书这该死的战争?他难道依然认为屠杀是必要的和正确的?难道他不明白,如此仇仇相报恶性循环,他的家族将付出更多血的代价?

也许想过,也许没有。

但,至少应该有过一闪念,否则丘处机在大讲“上天有好生之德”时,他就不会听进去。何况劝谏成吉思汗的并非只有丘处机,许多深受华夏文明影响的人都会这么做。

比如耶律楚材。

耶律楚材本是契丹王族。金人灭辽之后,他们全家在金廷做官。金中都沦陷,他又作为战败国官员被带到成吉思汗的避暑地听凭发落。然而大汗却对这年轻人表现出慈父般的厚爱。他说:你是契丹,跟女真有什么仇,我替你报!

耶律楚材说:没有仇。

成吉思汗问:为什么?

耶律楚材说:祖孙三代都是金臣,岂敢仇君?(见《元史·耶律楚材传》,毕沅《续资治通鉴》卷一百六十嘉定八年五月庚申日条。)

大汗十分嘉许地把这个契丹公子留在了身边,耶律楚材则在传说中成为神秘人物。征伐花剌子模那年,时值六月而天降大雪。耶律楚材说,阴寒之气见于盛夏,这是克敌制胜的征兆。第二年冬雷声大作,耶律楚材又说,花剌子模国王将死。这些预言都得到了验证,大汗对他更加信任。

又一次,军营附近发现一只异兽。耶律楚材说:它的名字叫角端,好生恶杀。这就是天降祥瑞于陛下了。陛下是天之骄子,天下人都是陛下子民。愿陛下顺承天意,保全万民的性命。据说,成吉思汗听了这话,居然下令撤军。(见《元史·耶律楚材传》,毕沅《续资治通鉴》卷一百六十二嘉定十七年是岁条。但角端一事并不可靠,因为这一年成吉思汗并未出兵南下,也从未到过东印度国。)

此事虽然载于正史,却未必可靠。但耶律楚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做好事,并向成吉思汗灌输华夏文明的人道主义主张,则很有可能。在这方面,他和丘处机没有两样。

可惜这只是杯水车薪,杀戮也仍将继续。